2024-09-29 02:11

大模型最大的落地场景出现了|2024数字开物大会成功举办


9月27日,以“探索AI边界 重构数字场景”为主题的2024数字开物大会在北京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中国信息协会集团企业数字化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数字开物、大健康派、北京首科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本次大会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数字开物协办的“2024产学研融通创新活动”在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同期举办。

活动现场,来自中国信通院、清华大学、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北京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建筑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中国中纺集团、中国电子云、正大集团、腾飞资本、大陆智源机器人、珞石(山东)机器人、伽利略(天津)技术、思必驰、智維引擎科技的众多机构领导和企业高管出席本次活动并进行了精彩分享,更有数百位来自全国各大科研机构院校、产业以及科技领域的领导、高管及研发部门负责人共同见证了当前AI及大模型在产业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以央企为代表的产业数字化领域可能正在成为当前AI大模型的最大落地场景。

交互式的智能体将促进自动驾驶与机器人的协同发展

在主题演讲环节,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邓志东为参会嘉宾带来《智能体在自动驾驶与机器人中的协同进化》分享。邓教授认为,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之上,利用深度强化学习,使最终获得的端到端多模态智能体,进一步助力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与协同进化。

邓志东教授在演讲中聚焦于智能体在自动驾驶与机器人中的协同进化,他提出了端到端一体化具身解决方案新范式的重要性。这一新范式通过与通用多模态大模型结合,能够更好地模拟和学习真实世界物体间的相互关系及物理规律,从而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自主性,推动L2++的NOA向更加泛化的L3/L4级别迈进。邓教授还强调了基于现有开源大模型(如Llama3.0)进行微调的优势,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对大规模预训练数据和算力的需求,而且可以针对特定任务(如具身理解、推理和动作生成)实现高效的优化。此外,邓教授指出,交互式的智能体将促进自动驾驶与机器人的协同发展,借助高质量的多模态混杂训练数据集以及深度强化学习等技术手段,有望在未来实现接近甚至超越人类水平的复杂逻辑推理能力。

实时数据对于AI大模型的即时决策至关重要

大会现场,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部副总经理杨富春先生进行了题为《AI大模型在建筑业的应用研究与探索》的主题演讲。

杨富春表示,垂直行业将是AI大模型的主战场,建筑行业AI大模型是针对建筑行业特定任务或场景的大模型,通常使用任务相关的数据进行预训练或调优,以提高该任务上的性能和效果,是对建筑行业下的某个具体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电力行业对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郑晓东先生为与会嘉宾带来了《AI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应用》的精彩演讲。

郑晓东表示,电力行业的发、输、变、配、用全领域和投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全环节,都有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这些环节通常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场景,人工智能的介入会对其中很多环节进行优化。

聚焦能够解决人类无法完成任务的机器人技术

大模型和智能机器人的融合不仅推动机器人从传统的自动化工具升级为高度自主、具有学习和自适应能力的智能体,AI驱动的智能机器人还在各个领域场景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给各行各业带来深刻变革。在以“AI重构智造——大模型如何赋能智能机器人加速突破?”为主题的第一个场景对话环节,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联合创始人、武警某研究所原总工程师陈晓东、大陆智源机器人创始人高源、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宋斌、伽利略(天津)技术有限公司机器人技术负责人张昂以及北京宏业腾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腾飞资本创始合伙人任溶展开深入探讨,几位嘉宾分享了他们对人工智能在机器人领域应用的深刻见解和对未来技术发展的展望,他们的讨论涵盖了技术融合与挑战、产业重塑与应用案例、人机协作模式、复杂场景应对、以及未来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大陆智源机器人创始人高源介绍了机器人在特种领域,如军事场景中的应用,还讨论了AI和大模型在机器人任务决策、巡检、专业消防等方面的集成化和协同作战能力,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挑战。

珞石机器人副总裁宋斌讨论了工业机器人在生产制造、新能源和光伏行业中的应用。他还分享了珞石如何利用AI技术实现非遗传承工艺的数字化,特别是在刀剪行业的应用案例,并强调了AI技术在提高机器人执行任务的精准度和效率方面的重要性,

伽利略的张昂介绍了腿足式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在商业客户、巡检场景、军事营区等产业巡检和边防工作中的应用,他还讨论了机器人搭载视觉摄像头在巡检过程中的图像识别和预测能力,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通过AI提升机器人的决策和控制能力。

腾飞资本的任溶从投资人的角度讨论了AI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前景,他还强调了投资应该关注能够解决人类无法完成任务的机器人技术。

大模型在设计、生产、物流等方面的应用可期

关于AI大模型,市场上最近有一种声音:“AI大模型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场景落地问题,而是价值问题。”在以“AI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大模型如何驱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第二场场景对话环节,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安全与元宇宙部副主任颜媚,北京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常务副秘书长李海涛、中国中纺集团有限公司棉花事业部副总经理兼信息化中心总经理骆学农、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总体技术部副主任张成刚、以及中国电子云能源AI业务专家肖建清、正大集团智能制造中心高级软件工程师刘铭围绕AI在传统行业的价值释放、AI大模型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慧农业等行业的具体实践与挑战以及AI大模型未来展望展开精彩讨论。

北京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常务副秘书长李海涛指出AI在软件层面的优势,同时强调了人形机器人在未来工业领域的应用潜力,他还提出工业5.0的概念,强调人机融合的重要性,并指出数据质量对于AI大模型应用的重要性。

中纺集团有限公司棉花事业部副总经理兼信息化中心总经理骆学农认为大小模型的配合是未来的方向,他分享了中纺集团在棉花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强调了数据整合和智能决策在提升业务效率方面的作用,并对大模型在设计、生产、物流等方面的应用持乐观态度。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总体技术部副主任张成刚认为AI大模型在垂直行业应用难度大,他指出,需要在软件公司和产业工人搭起一个桥梁,才能推动大模型在产业深度应用。张成刚还强调了AI技术与产业专业知识结合的必要性,同时指出数据、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是AI落地的三大关键问题。

中国电子云能源AI业务专家肖建清从技术方角度出发,探讨了大模型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强调了算力调度、数据治理和大模型幻觉问题,并分享了中国电子云在建设智算平台方面的实践经验。

正大集团的刘铭讨论了正大集团在农业领域的AI应用,强调了数据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大模型落地过程中的成本和准确性问题。

此外,大会现场正式启动了《面向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赋能应用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现场来自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以及央企领导共同见证了此次启动仪式,《报告》旨在面向中央企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数字化转型工作深度融合和应用。

在大会的2024全国科普日外场活动区域,“数字开物”发布了《AI大模型+100典型场景》以及《100+医疗健康大模型》,旨在展示AI大模型在各行业尤其是医疗健康行业应用场景的落地情况。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AI和大模型技术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也面临数据质量、技术成本、人才短缺等挑战。他们认为未来AI技术能更好地服务产业升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这将推动各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并重塑未来的产业格局。对于未来,我们也应保持清醒的认知:技术进步不应是冰冷的数字游戏,AI大模型也并非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真正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我们审慎思考技术应用的边界与可持续性,平衡效率提升与社会综合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aixinzhijie.com/article/6846870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评论
登录 账号发表你的看法,还没有账号?立即免费 注册
下载
分享
收藏
阅读
评论
点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