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源:钛媒体
作者|林志佳
无论是“两个失意男人的捆绑炒作”,还是“一拍即合、双向奔赴、一起营销”,这场对谈已经成为2024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重要事件。
图左是傅盛,图右是周鸿祎(图片来源:猎豹移动)
相逢大模型,一笑泯恩仇。
1月21日下午,360集团(601360.SH)创始人周鸿祎,和猎豹移动(NYSE: CMCM)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在后者的开年AI大课上进行了一场1个小时的对谈。
这是他们两人决裂16年之后,首次公开同台。一场“世纪大和解”真实发生了。
周鸿祎一上台,就一如既往开启了“直率”模式。他表示,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再提就没有意义了,很多事过去了就不是事,要往前看。活在过去就是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没有意义。
“傅盛作为年轻人的时候,火气比较旺,犯了一些错误。但现在不一样,现在的傅盛,我觉得有了很大改变。今年45岁的傅盛已经比17岁、34岁时候有很大的进步。”周鸿祎表示,人的认识其实在不断提升,“我自己也有很大变化,年纪大了激素水平在下降,看人柔和了很多,然后很多事也通透了,多反思自己。”
此时距离双方决裂已过去16年。早年,傅盛从奇虎360出走,与亦师亦友的周鸿祎也走向对立,双方经历了诉讼、口水战等一系列的爱恨情仇。然而如今,两人“冰释前嫌”,和解背后也是时过境迁,两人状况均不同往日。
傅盛创立的猎豹移动不断转型,如今入局大模型这一风口赛道,并通过6亿多收购、增资将猎户星空并购到猎豹移动当中;而现年54岁的周鸿祎,经历了早年的无数战斗以及互联网时代的“风风雨雨”,如今已收敛了锋芒、变得更加温和,他已经与傅盛进入了同一个大模型赛道。
周鸿祎在对话中坦言,本来起因是由于他和傅盛都入局 AI 大模型领域,因此傅盛邀请了周,希望围绕大模型行业谈谈观点,“我觉得傅盛在 AI 上还是有一些心得的”。他笑称,这次不是来砸场子的,主要是碰撞,以及吸粉。“碰撞才有灵感,碰撞才有火花,火花才能刺激大家的灵感。”
傅盛也回应称,“挺好的,我学习一下。”
两位 AI 时代的中年网红企业家聚在一起“泯恩仇”。正如傅盛所言,“男人之间,就没有一个大模型解决不了的事儿”。
无论是“两个失意男人的捆绑炒作”,还是“一拍即合、双向奔赴、一起营销”,这场对谈已经成为2024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重要事件。
傅盛和朱啸虎互怼,周鸿祎站队傅盛
首先用200多字,我们回顾一下傅盛和周鸿祎之间16年的“情与仇”。
2005年,傅盛在360公司任职,将360安全卫士培养成公司核心产品,成为周鸿祎器重的大将。然而,由于在公司决策中坚持个人意见,在公司的重要决策上,傅盛对周鸿祎进行了干预,两人关系出现裂缝。2008年,两人决裂,傅盛签署了18个月的竞业协议并离开360公司。
2010年11月,在雷军的撮合下,金山安全与可牛合并成立金山网络,后更名猎豹移动,傅盛担任CEO,成为360公司的直接竞争对手。周鸿祎曾称,傅盛为“叛徒”,双方爆发口水战和诉讼。2011年,周鸿祎团队在香港高院起诉傅盛,指控他利用360机密资料开发“可牛免费杀毒”软件,同时违反保密责任并挖走360工程师。傅盛回应称这“纯属蓄意抹黑”并否认盗取360技术。
所以当今年1月中旬,傅盛宣布将与周鸿祎进行一场同框对话的消息传出后,舆论哗然,很难想象,曾经恶言相向、互相掐架的二人,如今竟“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有前猎豹员工对外表示,傅盛和老周关系早已“破冰”,但如此高调的同台聊天,这么多年确实还是头一次。
事实上,傅盛和周鸿祎能够“破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二人都再次加入了AI大模型浪潮。
2023年,AI 大模型席卷全球,成为科技行业风向标,而2024年大模型主要关注的是应用落地。
周鸿祎表示,2023年初ChatGPT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造大模型就是造原子弹,就是曼哈顿计划。但有了开源之后,到2023年底,可能造原子弹的都发现自己实际上是在造茶叶蛋。
“今天的大模型一定是两极分化。一方面,千亿、万亿级别的大模型将会出现;另一方面,应用于具体场景,将大模型做小也是一种趋势。”周鸿祎称。
傅盛在现场公布了猎户星空首个140亿参数的开源免费的行业大模型。他直言,“2023年将会是人类科技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是一个奇迹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使得人类对于科技的探索能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人类底层生活会发生新的重构,我们如果不去适应,就会跟不上这个时代。”
在此之前,傅盛就大模型的创业机会和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因观点分歧在朋友圈互怼。
朱啸虎表示,ChatGPT对创业公司很不友好,创业公司基于ChatGPT能够创造的价值非常单薄,未来两三年内请大家放弃融资幻想。傅盛则表示反对,称“硅谷一半的创业企业都围绕ChatGPT开始了,我们的投资人还能这么无知者无畏。”
对此,周鸿祎表示同意傅盛观点。“我们不能套用过去的模式看 AI,大模型不是OS操作系统,世界上不会只有几套。”他直言,永远不要低估GPT或者大模型的潜力,或者它未来的进化速度,但也不要高估它今天的能力。
“我觉得 AI 确实让人看到了未来的无限的潜力,但今天 AI 还有很多缺点,比如聊天机器人开始很惊艳,但玩多了发现跟工作没啥关系,就是耦合度很松。”周鸿祎认为,AI 已经是一个高度与业务相结合的东西,不是一个全新的产业,不像当年互联网、电脑时代“从头再来”。
在周鸿祎看来,AI 本质上做的是取代人的工作,而是更多人未来不必可少的工具产品。
周鸿祎质疑傅盛不做机器人了?当面回应:没有放弃
在现场,周鸿祎质疑傅盛在大模型领域的业务“不专注”,当初的机器人业务看起来也被“放弃”了。
周鸿祎反问傅盛:“你说你一几年就开始做AI,说这话没有意义,我就不会说这个话,为什么呢?既然你比奥特曼(Sam Altman)更早做,为什么没有取到这么大的成绩呢?”
对此,傅盛反思称,原来做 AI 时太冒进,且没有管销售,后来发现不对,因为它的周期很长,还有用户需求摸索的过程,不能不计成本投入,特别怕AI做成项目制。
周鸿祎认为,大模型定制肯定是用得起的客户,傅盛选择的方向没有问题,但要做好思想准备,不会一炮而响。“我觉得我能给他(傅盛)一些帮助和意见。”
此次傅盛发布了猎户星空开发的140亿参数的免费开源大模型,主要面向B端应用,对此周鸿祎也提出了质疑。
“猎户星空原来做送餐机器人,我以为终于迎来了曙光,因为没有大模型,具身智能不可能实现。有了大模型之后,对机器人产业的进步推动非常大,我以为今天你们要发布几个机器人,结果发现跟我们一样是去做B端应用。”周鸿祎表示,“既然沉淀了这么久,积累了这么久,那么我认为应该集中精力搞(机器人)这件事情。”
周鸿祎强调,如果傅盛要专注干一件事儿,就会投资,但两个都干,可能就都不投了。
对此,傅盛回应称,机器人还还做,猎户星空是拿机器人做载体去实现整个AI应用,这两件事不能对立看。“机器人本质上要有一个智能大脑,需要慢慢赋能,这次发大模型,专门发了日语和韩语,就是给自己的机器人做准备。”
傅盛表示,现在肯定还是“入场” AI 大模型好的时机。“去年二三月的时候很恐慌,后来意识到这是个新兴的机会,跟年轻的创业者完全是同一个起跑线,但他们的时间更充分,没有更多牵绊,很可能乱拳打死老师傅。”
周鸿祎认为,将大模型应用于企业的深度定制,朝着行业化和垂直化的方向发展是可行的。然而,具体实施时可能将面临一些挑战。这个方向要求深度融入业务,因为它受到高度业务驱动的影响。同时,业务领域可能非常碎片化,这可能需要经历摔打和试错的过程。
“大模型和已有业务场景结合机会巨大,企业级应用将成为突破口。”周鸿祎表示,“AI首先改变的是既有的业务流程和既有的所有的产品,比如搜索浏览器、信息流、短视频,包括视频剪辑。
周鸿祎强调,尽管大模型在过去一年取得了高速发展,但目前仍未出现真正令人信服的应用场景。这正好证明了在未来的2024年、2025年可能会涌现出巨大的机遇。
“中国大模型在打榜上已经让GPT-4找不到北,但没意义”
随着深入对话,周鸿祎开始回到了“红衣大炮”状态。
“如果从‘打榜’角度来说,我们国家(中国)的大模型已经把GPT-4根本就找不着北,但是打榜没有意义。”周鸿祎调侃称,“我们想不出来的应用都有机会用AI重做一遍,你们不要都瞄着OpenAI自己再去做个大模型。”
周鸿祎认为,中国的大模型未来应该更专注于实际应用,脚踏实地去做,而非吹嘘、跑分,让用户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如果你非要说你做了超过GPT-4,用户对你会有很多无上的期望,因为GPT-4能力最大的是综合能力很强,各个方面都很强,这个客户有很高的期望,但最后却是,对你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周鸿祎称,创业者应该结合小的业务场景,用AI深入解决。给场景辅以AI,要小切口,大纵深。
周鸿祎强调,创业要坚持长期主义,AI 很热,但不要焦虑,2024年可能会出现一些杀手级应用,但可能不会有特别大的应用出现,要目光长远。
在现场,傅盛称对大模型没有执念,但对应用有执念,一 个AI 要与企业的经营数据全绑定,深入提供决策支持。猎豹公司内部提出“AI基地”的概念,称 AI 产生决策,而不是内容。内容是决策的表现形式。
1月21日活动上,傅盛公布了开源、更适合企业级应用的猎户星空大模型(Qrion-14B),该大模型通过140亿参数实现了千亿参数大模型才能实现的效果,可以在千元的英伟达(NVIDIA)RTX3060显卡算力上运行。
在傅盛看来,企业应用AI分为三个段位——青铜、黄金、王者。青铜段位是指简单接入API接口;黄金段位是指能够深度使用套件,与私有数据结合,实现数字员工;王者段位是指企业经营全流程AI化,实现AI辅助决策,帮助企业提高决策效率与准确率。
傅盛表示,通过百亿参数+应用打磨,专业回答问题、企业应用场景、Opencompass中文基准测试跑分可超越GPT-4。“即便在评测成绩上超越了某些更大参数的模型,但坦率地说,跟GPT-4的全面性还是有差距。”
另外,傅盛还预测了2024年大模型的四个趋势:2024年千亿大模型过半将凋零、百亿大模型必定绽放;超越OpenAl的机会来自大模型应用创业公司;数字老板将成为企业标配;以及具身智能很火,但是人形机器人必定不能量产。
对于傅盛“过半凋零”说法,周鸿祎并不同意。他称,“今天的大模型一定是两极分化,我认为,大模型千亿、万亿或者用多个MOE、多个专家混合模型,在云端越做越大一定是条路,就像超算一样。但是另外一条是把大模型做小,今天我认为它的挑战已经不在模型本身。你也是基于开源做的,要勇敢地承认这一点。”
谈及大模型的发展,傅盛认为,大模型刚刚开始,C端对产品要求很高,也比较卷,B端由于可以改变现有流程的情况,可以用定制去解决,目标客户肯定是大的企业。他对创业者建议到,要愿意去学习,AI 需要积累,同时要从应用出发找到好的场景,而训练大模型就是大公司的活,资金消耗太大。AI 领域创业是当前非常好的机会。
傅盛在演讲中表示,“今天讲‘七年磨一剑’,实际上是七年时间都在探索,今天可以‘吹牛’说意识超前,但是事实上压力非常大。2016年我喊出 AI 的时候,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不做电动车,我觉得人生有的时候就是,你既然选择了就是一路往前。AI 这件事我非常热爱,但中间有很多人也有各种的质疑。”
“创新是一条很孤独的路,也是一群创业者不断寻找方法的过程。在众多人尝试后,只有极少数人最终成功,我们未必是其中之一,但我认为,我们应该一起往前、共同前行。因为每一次努力都是有意义的,都对自己有价值,都是自己的一种收获。”傅盛结尾表示。
本文链接:https://www.aixinzhijie.com/article/6844238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